葡萄營養之謎!皮、籽、果肉哪個最精華?營養師教你正確吃法

各位讀者好,我是營養師林雅婷。每當夏秋之際,市場上總能見到一串串晶瑩飽滿的葡萄,無論是紫紅、深黑還是翠綠的品種,都讓人忍不住想摘下幾顆品嚐。但你知道嗎?葡萄的營養價值不僅僅存在於多汁的果肉中,從果皮到籽粒,每一處都藏著大自然賦予的珍貴營養素!許多人吃葡萄時習慣「去皮吐籽」,卻可能因此錯失關鍵的健康成分。

葡萄的營養組成:從外到內都藏著寶藏
葡萄的結構看似簡單,但每一層都蘊含獨特的活性成分。根據美國農業部(USDA)的數據,每100克新鮮葡萄約含69大卡熱量、18克碳水化合物、0.9克蛋白質,以及豐富的維生素C、維生素K和鉀。然而,這些基本營養素只是葡萄的「基礎款」,真正讓它躍升為超級水果的關鍵,其實藏在果皮與籽粒中!

1. 果皮:抗氧化物質的黃金戰士
葡萄皮雖然薄如蟬翼,卻是整顆葡萄抗氧化能力的核心來源。根據《農業與食品化學期刊》研究,葡萄皮富含以下兩大明星成分:

白藜蘆醇(Resveratrol):被譽為「長壽分子」的多酚類物質,具有抗發炎、保護心血管、調節血糖的作用。研究指出,紅葡萄皮的白藜蘆醇含量是綠葡萄的5倍以上。

花青素(Anthocyanins):賦予紫黑色葡萄鮮豔色澤的天然色素,能清除自由基、強化血管彈性,並有助於改善視覺疲勞。

2. 果肉:補水與能量的即時補給站
葡萄果肉含水量高達80%,且含有天然果糖、葡萄糖和膳食纖維,能快速補充體力、促進腸道蠕動。不同品種的果肉營養略有差異:

紅葡萄:維生素C含量較高,每100克約含10.8毫克(約每日建議攝取量的12%)。

綠葡萄:鉀含量突出,每100克含191毫克,有助於平衡體內電解質。

3. 葡萄籽:被低估的抗氧化之王
許多人嫌棄葡萄籽的苦澀口感,但其實這小小的籽粒蘊含驚人的營養價值!葡萄籽中含有:

原花青素(OPCs):抗氧化能力是維生素C的20倍、維生素E的50倍,能穿透血腦屏障,保護神經系統。

亞油酸(Linoleic Acid):一種Omega-6脂肪酸,有助於維持皮膚屏障健康。

葡萄各部位的營養比拚:誰是冠軍?
要比較葡萄各部位的營養價值,必須從「營養密度」和「人體吸收率」兩大面向分析:

抗氧化力:葡萄籽>果皮>果肉
根據《國際分子科學期刊》的實驗,葡萄籽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(以ORAC值計算)高達8,000 μmol TE/g,遠超果皮的3,000 μmol TE/g和果肉的800 μmol TE/g。這意味著,若想對抗自由基、延緩老化,葡萄籽是不可錯過的選擇。

維生素含量:果肉>果皮>葡萄籽
果肉雖在抗氧化表現上稍弱,卻是水溶性維生素的主要來源。例如:

維生素C:存在於果肉與果皮交界處,能促進膠原蛋白合成。

維生素K:集中在果肉中,每100克含14.6微克(約每日需求量的18%),有助於凝血功能。

膳食纖維:果皮>籽>果肉
葡萄皮的膳食纖維含量約佔整顆葡萄的40%,且多為非水溶性纖維,能增加糞便體積、預防便秘。葡萄籽則含有木質素等特殊纖維,雖不易被人體消化,卻是腸道益菌的優質食物來源。

吃葡萄的三大迷思破解
在了解葡萄各部位營養後,許多人會產生疑問:「連皮帶籽吃會不會有風險?」常見迷思與科學解答:

迷思1:葡萄皮有農藥殘留,必須剝掉?
葡萄皮確實可能殘留農藥,但透過正確清洗方式(如:流水沖洗15分鐘、用小蘇打水浸泡),能去除90%以上的表面農藥。若選用「有機葡萄」或「產銷履歷認證」產品,更能安心連皮食用。

迷思2:葡萄籽太硬,吃多會傷胃?
新鮮葡萄籽的質地較軟,咀嚼後並不會造成腸胃負擔。但需注意:

每日攝取量建議控制在20顆葡萄籽以內(約一串葡萄的量)。

若腸胃敏感,可先將葡萄打成「全果昔」飲用,提升消化吸收率。

迷思3:綠葡萄比紅葡萄不營養?
不同顏色的葡萄各有優勢!綠葡萄的鉀和維生素K含量較高,適合高血壓患者;紅葡萄則富含花青素和白藜蘆醇,更利於心血管保健。建議交替食用,攝取多元營養。

營養師的實用建議:這樣吃葡萄最聰明
想完整獲取葡萄營養,不妨參考技巧:

1. 選擇深色品種
紫黑葡萄(如巨峰、夏黑)的果皮和籽粒含有更多抗氧化物質,營養價值勝過淺色品種。

2. 製作「全果葡萄飲」
將整串葡萄(洗淨後去蒂)與優格、奇亞籽放入果汁機,打成富含纖維的抗氧化飲品,連幼兒都能輕鬆攝取葡萄籽營養。

3. 冷凍保存法
將葡萄冷凍後直接食用,不僅能延長保存期限,低溫還會破壞果皮細胞壁,讓白藜蘆醇更易釋出。

4. 搭配油脂食用
葡萄中的抗氧化物質屬於脂溶性,搭配少量堅果或橄欖油,能提升營養吸收率達3倍以上!

葡萄營養的科學驗證:國際研究怎麼說?
近年來,全球多項研究證實葡萄的保健功效:

護心作用:美國加州大學研究發現,每天攝取200克紅葡萄,連續8週可降低壞膽固醇(LDL)達9%。

抗糖潛力:韓國首爾大學實驗顯示,葡萄籽原花青素能抑制α-葡萄糖苷酶活性,延緩飯後血糖上升。

護腦效果:英國雷丁大學發現,葡萄中的白藜蘆醇可增強海馬迴神經細胞連結,改善記憶力衰退。

吃葡萄的智慧
從紫黑發亮的果皮、透亮多汁的果肉,到略帶苦澀的籽粒,每一處都是營養師眼中的「黃金組合」。儘管直接咀嚼葡萄籽對部分人來說仍需適應,但透過創意食譜(如全果冰沙、果乾點心),我們仍能巧妙攝取完整營養。最後提醒,葡萄雖好,但因其含糖量較高,糖尿病患者每日建議攝取量以15顆為限,並需搭配蛋白質食物以平衡血糖波動。

葡萄哪裡最營養,葡萄的功效,葡萄

更多精彩內容

十大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