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芹汁要去渣嗎?營養師:「纖維vs.營養吸收」的關鍵選擇!

親愛的健康夥伴們,我是營養師Lena。近年來「西芹汁」在養生圈掀起熱潮,從歐美到亞洲,許多人習慣在早晨空腹飲用一杯翠綠的西芹汁,認為它能淨化肝臟、改善消化,甚至幫助減重。但隨著這股風潮興起,一個關鍵問題也浮上檵面:「榨西芹汁時,究竟該不該過濾渣滓?」有人堅持「連渣喝」才能攝取完整膳食纖維,也有人認為「去渣」能提升營養吸收效率。

西芹汁的營養核心:纖維與活性成分的角力戰
西芹汁之所以被推崇,關鍵在於它同時具備「高水分、低熱量」特性,以及豐富的「抗氧化物」與「礦物質」。一株西芹中約含有95%的水分,剩下的5%則包含:

維生素K:促進骨骼健康與凝血功能

鉀離子:調節血壓與肌肉收縮

類黃酮化合物(如芹菜素Apigenin):具抗發炎與神經保護潛力

苯酞類物質(Phthalides):獨特植化素,能放鬆血管、改善循環

然而,這些營養素的「存在形式」與「人體吸收率」,會因是否保留纖維而產生顯著差異。

「去渣派」vs.「留渣派」的科學論證

▶ 支持去渣的理由

提高營養生物利用率
西芹的細胞壁含大量纖維素與木質素,這些「不可溶性纖維」會包裹住營養分子。研究指出,去除渣滓後的汁液能讓小腸更快吸收芹菜素、苯酞等活性成分,尤其在空腹飲用時,吸收效率可提升20-30%。

降低腸胃負擔
纖維雖有益,但對「腸胃敏感」或「腸躁症患者」而言,未過濾的粗纖維可能刺激腸道,引發脹氣或腹痛。曾有臨床案例顯示,一名慢性胃炎患者在改喝去渣西芹汁後,胃部不適明顯緩解。

口感與接受度
未過濾的西芹汁質地濃稠且帶有明顯的「草青味」,許多人難以長期堅持飲用。過濾後的汁液更接近「清湯」質地,更容易被大眾接受。

▶ 堅持留渣的科學依據

膳食纖維的全面效益
西芹渣中的纖維包含「可溶性」與「不可溶性」兩類:

可溶性纖維:形成凝膠狀物質,延緩胃排空,穩定血糖

不可溶性纖維:增加糞便體積,促進腸道蠕動

美國《營養學期刊》研究證實,長期攝取完整蔬果纖維者,罹患大腸癌的風險降低18%。

植化素的「協同作用」
西芹中的抗氧化物質(如芹菜素)常與纖維結合,實驗發現,保留纖維的汁液在體外抗氧化測試中,活性比去渣汁高出1.5倍,顯示纖維可能有助保護活性成分。

延長飽足感
一杯帶渣西芹汁的「咀嚼感」能刺激腦部飽食中樞,對控制食慾更有幫助。2021年哈佛大學的實驗更發現,飲用含纖維蔬果汁的受試者,午餐平均少攝取85大卡。

營養師的實戰建議:5種情境的黃金選擇法
根據不同健康需求,Lena為你整理出決策指南:

情境1:想加強排毒功能

→ 選擇:去渣汁
理由:肝臟解毒需要大量「苯酞類物質」,去渣後能讓肝臟在空腹狀態快速吸收這些活性成分。建議搭配檸檬汁,利用維生素C提升營養利用率。

情境2:改善便秘問題

→ 選擇:保留30%渣滓
理由:完全去渣會失去促進蠕動的纖維,但過多粗纖維可能造成脹氣。可先用破壁機充分打碎纖維,再過濾掉50-70%的粗渣,達到平衡。

情境3:運動後快速補水

→ 選擇:完全去渣
理由:運動後腸胃血流減少,此時需要快速補充電解質(如鉀、鈉),過濾後的汁液能避免纖維干擾礦物質吸收。

情境4:控制血糖波動

→ 選擇:100%保留渣滓
理由:纖維能延緩糖分吸收,對糖尿病患者尤其重要。若無法接受質地,可加入奇亞籽增加順滑度。

情境5:腸道敏感族群

→ 選擇:雙重過濾法

步驟:

1. 先用慢磨機萃取初汁

2. 將汁液倒入細網篩,用湯匙輕壓殘渣

3. 最後用紗布過濾一次

此方法能去除80%粗纖維,同時保留微量細緻纖維。

破解迷思:關於西芹汁的3大關鍵問答

Q1:市售「冷壓西芹汁」比自榨的好嗎?
不一定。冷壓技術雖能減少氧化,但多數商品會完全去渣,且瓶裝過程可能流失營養。自榨時若掌握「現打現喝+保留適量纖維」,效益反而更高。

Q2:聽說連渣喝會結石,是真的嗎?
此說法缺乏科學依據。西芹中的草酸含量極低(每100克僅0.19克),遠低於菠菜(0.97克)或甜菜(0.67克),正常飲用不會增加結石風險。

Q3:該用哪種機器榨汁最理想?

慢磨機:出汁率高,纖維破壞少,適合想保留營養者

破壁機:能打碎細胞壁釋放營養,但易產生氧化

離心式榨汁機:快速方便,但高溫可能破壞酵素

西芹汁去渣與否並非是非題,而是需要根據個人體質與健康目標做出的智慧抉擇。無論你選擇保留纖維以守護腸道,或是過濾渣滓追求高效吸收,關鍵在於持續且適量地將西芹汁融入生活。值得注意的是,沒有任何單一食物能創造奇蹟,真正的健康來自於均衡飲食與良好作息。若你正在嘗試西芹汁養生法,建議搭配深綠色蔬菜、優質蛋白質與全穀類,才能發揮最大效益。

西芹汁要去渣嗎,西芹汁,芹菜功效,芹菜

更多精彩內容

十大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