肌少症老人必看!營養師:「三大飲食策略」幫助你快速長肌肉!

親愛的讀者朋友們,我是營養師林雅文。每天在診間裡,總會遇到許多長輩感嘆:「年紀大了,走路越來越沒力氣,連爬樓梯都氣喘吁吁……」這些症狀背後,很可能隱藏著「肌少症」的危機。肌少症(Sarcopenia)是隨著年齡增長,肌肉量與肌肉功能逐漸流失的現象,不僅會影響行動能力,更可能導致跌倒風險上升、代謝變差,甚至影響整體生活品質。

許多研究指出,60歲以上的長者中,約有10%的人有肌少症問題;到了80歲以上,比例更可能高達50%。然而,肌肉流失並非不可逆轉!透過「精準營養策略」,搭配適當的運動,長輩們完全有機會重拾肌肉力量。

肌少症的成因與飲食介入的科學基礎

為什麼老年人容易肌肉流失?
肌肉流失是「合成代謝抵抗」與「分解代謝加速」共同作用的結果。隨著年齡增長,身體對蛋白質的利用效率下降,即使攝取相同份量的蛋白質,老年人的肌肉合成速率仍比年輕人低30-50%。此外,荷爾蒙變化(如生長激素、睪固酮減少)、慢性發炎狀態、活動量降低,都加劇了肌肉流失的速度。

飲食介入為何有效?
2019年《臨床營養學期刊》的一項統合分析指出,針對肌少症患者設計的高蛋白飲食,能顯著提升肌肉量(約增加1.2公斤)與握力(改善5-10%)。關鍵在於:

足量優質蛋白質:提供肌肉合成原料

熱量攝取平衡:避免因熱量不足導致肌肉分解

關鍵營養素搭配:如維生素D、抗氧化劑、omega-3脂肪酸

三大核心飲食策略,精準提升肌肉合成效率

策略一:蛋白質攝取的「質、量、時機」黃金三角

1. 每日蛋白質需求:1.2-1.5克/公斤體重
舉例:60公斤長者每日需72-90克蛋白質,需平均分配至三餐(每餐至少25-30克)。

2. 優先選擇「高生物價蛋白質」

動物性來源:雞蛋(生物價100,吸收率98%)、鮭魚、鯖魚、雞胸肉、希臘優格

植物性來源:黃豆製品(豆腐、豆漿)、天貝、藜麥、鷹嘴豆
→ 建議動物性與植物性蛋白比例為2:1,兼顧必需胺基酸與膳食纖維

3. 關鍵時機:早餐補足蛋白質
研究顯示,多數長輩早餐蛋白質攝取不足(平均僅10-15克)。建議早餐可設計:

2顆水煮蛋(12克)+ 240毫升無糖豆漿(8克)+ 1片全麥吐司(4克)= 24克蛋白質

或希臘優格200克(20克)+ 奇亞籽1大匙(3克)+ 藍莓半碗

策略二:熱量攝取與營養密度雙重把關

1. 避免「隱性熱量不足」
許多長輩因牙口不好、消化功能減退,不自覺減少進食量。建議:

將固體食物「軟質化」:如蒸魚取代炒肉、燉煮蔬菜

增加「營養密度」:在粥品中加入碎雞肉、豆腐;在湯品中加入燕麥片

2. 聰明選擇「好脂肪」
適量脂肪可維持荷爾蒙平衡(如睪固酮合成),建議每日攝取20-30克:

富含omega-3的亞麻籽油、紫蘇油(涼拌用)

單元不飽和脂肪酸:橄欖油、酪梨

避免反式脂肪與過量飽和脂肪

策略三:關鍵營養素協同作用

1. 維生素D:肌肉功能的調節者

每日建議攝取800-1000 IU

食物來源:日曬乾香菇、鮭魚、強化牛奶

必要時可補充營養劑(需經醫師評估)

2. 抗氧化營養素:對抗肌肉發炎

維生素C:芭樂、奇異果、彩椒

維生素E:杏仁、葵花籽、菠菜

硒:巴西堅果(每日1-2顆即足夠)

3. 鈣與鎂:維持神經肌肉傳導

鈣:黑芝麻、小魚乾、板豆腐

鎂:深綠色蔬菜、南瓜籽、黑巧克力(85%以上)

實戰菜單設計與常見問題

一週增肌菜單範例(每日約1800大卡)

早餐(7:30)

鮪魚蛋三明治(全麥吐司2片、水煮鮪魚50克、炒蛋1顆)

無糖豆漿240毫升

奇異果1顆

午餐(12:00)

紫米飯1碗

香蒜蒸雞胸肉(手掌大)

嫩豆腐味噌湯(含海帶、洋蔥)

燙煮南瓜+青花菜

點心(15:30)

希臘優格150克 + 藍莓半碗 + 杏仁5顆

晚餐(18:30)

鯖魚排(半片)佐檸檬

藜麥蔬菜拌飯(紅藜麥+毛豆+胡蘿蔔)

蒜炒菠菜

香菇雞湯

常見問題QA

Q1:腎功能不好的長輩也能高蛋白飲食嗎?
需由醫師與營養師個別評估。通常建議:

選擇生物價高的蛋白質(如雞蛋、黃豆)

將蛋白質分散至4-5餐攝取

密切監測腎功能指標

Q2:吃素長輩如何補充蛋白質?

每餐搭配兩種以上植物蛋白(如豆腐+藜麥)

補充「胺基酸補充劑」(如BCAA)

增加發酵豆製品(納豆、天貝)

Q3:哪些食物可能加速肌肉流失?

高糖食物:引發血糖波動,促進肌肉分解

加工肉品:含過量磷酸鹽,影響鈣質吸收

酒精:抑制蛋白質合成

用飲食為肌肉存下健康本錢
肌少症不是衰老的必然結果,而是身體發出的營養警訊。增肌飲食並非一味強調「多吃肉」,而是需要「精準調配」蛋白質攝取時機、選擇高營養密度食材,並搭配關鍵營養素的協同作用。

請記得,營養介入需配合適度阻力訓練(如彈力帶運動、深蹲訓練),才能最大化肌肉合成效果。建議長輩們可從每天10分鐘的輕量運動開始,逐步建立運動習慣。若在執行過程中遇到困難,務必尋求專業營養師的個別化指導。

肌肉是守護晚年生活品質的重要資產,現在就開始為自己或長輩規劃一份增肌飲食計畫吧!當我們為身體存下足夠的「肌肉本錢」,才能讓銀髮歲月活得更有力量、更從容自在。

老人吃什麼長肌肉,肌少症飲食,肌少症菜單,肌少症,蛋白質

更多精彩內容

十大熱門文章